新聞資訊/News information
|
絲綢的歷史文化內涵文化既是一種社會現象,又是一種歷史現象,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。歷史與文化互相汲取、互相滋養。我國是蠶絲織物的發源地,從史前時代到漢代,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絲綢的國家。戰國、秦漢時期是絲綢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,當時的絲織品有錦、綾、紗、羅等,錦的出現是我國絲綢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,它把蠶絲的特殊性能與美術結合起來,提高了絲綢服裝的審美價值。絲綢不僅是高貴的衣料,而且是藝術品,具有極高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,影響深遠;絲綢文化在我國的發展具有開創性,同時也離不開國人對其他國家先進的絲綢文化的吸收和借鑒。唐代是異域文化盛行的時代,也是絲綢生產的鼎盛時期,絲綢服飾成為當時文化瑰寶中最為絢麗、耀眼的一朵藝術奇葩。周昉在《簪花仕女圖》中所描畫的仕女著裝,雙肩和胸部裸露在外,身披薄如蟬翼的寬大絲綢衫衣,就是唐代中原文化借鑒了異域文化的最好證明,體現了絲綢文化開創性與開放性的互補。絲綢服飾最初僅流行于貴族階層,它的華麗和優雅博得了皇族和高官們的喜愛,所以絲綢也成了當時權力和地位的一種象征,滲透著濃厚的功利性和娛樂性。雖然隨著歷史變遷,桑蠶絲織業快速發展,普通百姓也能穿上絲織品服裝,但是歷史積淀下的絲綢服飾還是給人富貴、精致之感。 隨著古代中國以絲綢作為“賞賜”饋贈給西方國家,開辟絲綢之路,中國絲綢文化開放性的品格更為明顯。絲綢面料在西方國家得到普遍使用,形成了絲綢服飾的全盛時代。絲綢面料在西方普遍使用有兩個高峰階段: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期。隨著東西方貿易的發展,羅馬逐漸成為中國絲綢外銷的最大市場,中國的絲綢在當時成為一種流行的時尚品,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皇室、貴族均以擁有絲綢服飾而自豪。凱撒大帝曾穿著中國絲綢長袍去看戲,全場觀眾都在觀賞這件華美的長袍。據公元一世紀中葉羅馬史學家魯卡努斯記載,埃及艷后克莉奧佩特拉擁有的絲綢衣服就曾引起許多人的羨慕。二是以文藝復興為中軸的歷史時期。從14 世紀文藝復興運動開始,中國絲綢先后傳入法、英、意等國,這一時期西方國家使用絲綢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。實際上,當時除了一個重要的服裝配件———拉夫領不能用絲綢制作外,其他所有的服裝、飾品都用絲綢制作,皇室、貴族、富人幾乎對絲綢產生了一種癡迷的狀態,甚至鞋子都用絲綢來裝飾。 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歷史積淀,使得絲綢傳承了東方的內斂含蓄、清麗脫俗的風格;正是隨著“絲綢之路”的開辟,東西方這種文化上的“碰撞”,使得絲綢發揚了西方的絢麗奢華、高貴優雅,不論是含蓄還是奔放,簡約還是奢華,絲綢總能用自己獨特的“語言”把它詮釋得淋漓盡致;也正是因為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,服裝設計師才能巧奪天工,讓絲綢服裝“表達”出他們的創作意念。城市文化對絲綢服裝設計的影響近幾年,國內著名服裝設計師祁剛和郭培的作品在世界上得到了廣泛關注,他們將城市文化融入絲綢服裝作品中,并將個人魅力及風格與其完美結合。 城市文化是一個城市氣質的底蘊,也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所在,既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性格和氣質,反過來又影響城市居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。 祁剛為參加戛納電影節的影星高圓圓設計的禮服“喜上眉梢”,為影星范冰冰設計的“年年有余”,都在絲綢面料上融入了中國水墨畫的元素。絲綢面料那柔滑的質感美、飄逸的個性風格、雅潔的氛圍,把人們帶進了江南水鄉的柔美、秀麗,在古意盎然中既透出現代氣息、東方情調,又傳遞出大家風范。祁剛的出生地———嘉興,不僅是江南文化的發源地,而且她的自然風光也馳譽江南。“江南水鄉古鎮”———嘉善西塘和桐鄉烏鎮,擁有嘉興的城市特色。祁剛的絲綢服裝作品展現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、煙雨朦朧的美景,而水墨畫的氤氳氣質也襯托了江南水鄉的旖旎和雅致。祁剛的其他服飾作品,有繁復奢華的,也有柔媚清新的,但都離不開“精致”的內涵。正是這種“精致”才是嘉興這座美麗小城帶給設計師的文化體驗。郭培是高級定制服裝的領軍人物之一,她為范冰冰設計的一款“青花瓷”禮服,完美地結合了青花瓷的青韻和雅致,并配以龍、麒麟、鳳凰和喜鵲等圖案,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的“祥瑞”含義,同時又鑲以鉆飾,盡顯華貴,修長拖尾的獨特剪裁更彰顯出東方女子的端莊、典雅。這幾年,以青花瓷作為設計元素的禮服并不少見,但郭培這款“青花瓷”服裝確有其獨特的味道。細細品味就能發現,這款服裝傳遞出的是一種舒展大氣的感覺,而非其本身所代表的婉約。而這又與郭培生長的城市———北京的人文相吻合。北京作為幾個朝代的首都,當時全國各地的奇珍異寶都匯集到這里供皇帝欣賞、把玩。也許正是這種見過大世面的心態,使得郭培的作品有一種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”的居高臨下氣概。她在“2010 一千零二夜”高級時裝發布會展出的服裝作品,紛繁復雜、極盡奢華,融入各種文化元素,使其盡顯耀眼光芒。 無論服裝設計的靈感來自何處,也無論設計元素是否契合服裝的特色,文化的優勢就在于它永遠能跨越時間、地域的差異,與設計師的思路完美融合。城市文化滋養了設計師,設計師既創造了城市的服裝時尚,又豐富了城市文化的內涵。對于絲綢文化的深入認知和學習,是設計師提高絲綢服裝設計水平的一條有效途徑。 服飾是文化的載體。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纏繞,魏晉的寬衣博帶,體現了絲綢服飾的含蓄和溫婉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奢華絢麗,20 世紀的個性創新,表達了絲綢服飾的華麗和袒露。現代服裝設計師只有真正懂得絲綢那微妙的文化符號,并結合城市的獨特文化內涵,表現出絲綢的獨特性,在找準自身風格定位的基礎上,憑借奇思妙想的創作靈感,突破傳統觀念,才能設計出時尚、新穎的絲綢服裝,將中國的絲綢服裝推向世界。 |